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 > 详情
成都市锦江法院:建强人民法庭 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全球新视野

成都锦江法院   2023-06-19 14:45:30

成都市锦江法院立足审判实际,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前沿哨所作用,创新打造全链条“三端发力”社会治理新模式,构建“前端治根+中端治本+后端治症”多元共治新格局,打通司法保护“最后一公里”,2022年获“全市法院人民法庭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深化诉源治理,推进多元解纷

融入微网实格,源头防范风险。持续深化微网实格治理,与6个社区联合打造“法庭+社区网格”共建共治工作模式,推进城乡结合部、拆迁安置房、中高档住宅协同治理。聚焦纠纷高发行业领域,建立联防联控机制,跟访辖区重点领域、重点项目10个,同步推送风险提示40次,发送司法建议1份。

创新调解路径,实质化解纠纷。建立“轮班+包片”基层联络机制,发挥“行政机关+自治组织+网格员”治理末梢作用,联合化解矛盾纠纷6件,筑牢社会治理“第一防线”。推进“1个中心+8个平台”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创新“法院+人民调解委员会”协同治理模式,组织调解500余次,源头化解纠纷200余件。

强化培训指导,助推高效解纷。组建法治指导员团队,点对点收集诉前司法需求20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0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2次,持续释放司法服务效能;打造“法官+人民调解员+行业组织”全域指导模式,实质化解涉人身矛盾纠纷170件;主动对接社会关爱援助服务站等第三方服务机构,介入开展全程跟踪指导5次,打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

立足审判职能,回应司法需求

编织关爱特殊群体“保护网”。常态化运行“4名法官+5名助理”未成年人保护法官工作室,实质化解涉抚养监护等纠纷案件30余件;构建适老型诉讼服务机制,点对点开展“送法上门”巡回审判5次,“立案到家”诉讼服务2次,提高老年人满意度;建立“家和”修复型审判模式,活用婚姻冷静期制度化解矛盾纠纷120件,及时发布“人身安全保护令”,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增强群众安全感。

构建示范诉讼引领“立交桥”。联动打造“法院+交警”交通事故一体化处理机制,联合签订联动调处备忘录,统一交通事故认定标准、调解规范;制作发放《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指引表》120份,明示赔偿项目和计算标准,引导当事人合理预判,提升司法公信力;依法遏制“代持房产”、逾期交房等违规行为,充分发挥“示范诉讼+诉调联动”效应,“一揽子”解决涉群体性逾期交房纠纷50余件,有效保障群众安居需求。

畅通科技赋能审判“高速路”。推进“互联网+司法”深度融合,推动人民法庭参与智能检索、司法智库数据中心等平台建设;增强在线服务能力,拓展远程立案、在线送达和云上开庭渠道,实现线上开庭120次,电子送达率达80%;推行“和合智解”e调解平台全流程在线办理,促进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线上调解率达到60%,建立多渠道、全天候、立体化的诉讼服务体系,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延伸服务触角,优化司法保障

融入发展格局,服务保障企业发展。主动对接建工、汽车、生态景观等企业司法需求,以“请进来、走出去”方式,与中国五冶集团、一汽大众等30余家重点企业开展问需座谈会,就多元解纷、智慧服务、开放互动等展开交流研讨。拓展信息化交流空间和平台,搭建法律服务企业联络群4个,拓展信息化交流空间和平台,帮助企业源头化解“触法难题”,引导企业营造依法诚信经营良好氛围。

加强普法宣传,春风化雨浸润民心。设立“景区法官工作站”,引入“巡回法庭+法治讲堂”即时宣讲机制,针对“购花黄金月”开展特色法治宣传7次,提高民众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常态化开展社区法治宣传,讲解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6次;打造“法治副校长+豌豆荚法治宣讲团”未成年人保护机制,与成都七中6所学校建立长效协作机制,“院校”携手共建法治校园。

重视法治延伸,强化学生云端守护。面向中、小学生发放红、黄、蓝系列法治读本,组织开展法育第一课、宪法演讲比赛8次,从法律和实践层面普及校园安全、预防犯罪等法律知识。创新“互联网+未成年人”赋能路径,联合辖区5家职能部门开发应用“云学锦江”普法小程序,打造线上课堂、动态监测、普法宣传的“云学习”场景,以“乐学·锦江”赋予群众幸福感。截至目前,小程序体验人数已超过5740人次。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