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李宇嘉(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房地产各项指标有所转弱。具体来看,土地出让和新开工下滑使得开发投资继续承压。1-5月份,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下跌22.6%,跌幅比1-4月份扩大1.4个百分点;土地购置费方面,1-5月份300城宅地成交建面下滑34%,导致随开工而计入开发投资的土地购置费减少,拖累开发投资。1-5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跌7.2%,跌幅比1-4月扩大0.6个百分点,跌幅连续3个月扩大。
1-5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0.9%,跌幅比1-4月扩大0.5个百分点,跌幅此前连续收窄后,1-5月份首次反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2.3%,但增幅比1-4月降低了0.4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增长8.4%,增幅也比1-4月降低了0.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1.9%,增幅提升0.1个百分点,也是为数不多的增幅扩大指标,主要原因是,去年1-5月住宅销售额跌幅较大而形成低基数,而近期各地高价改善新盘交易活跃拉高了交易额。
李宇嘉。资料图
需求端转弱体现在价格上,5月份全国7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涨幅为0.1%,涨幅比4月份回落了0.2个百分点,为3月份以来涨幅连续2个月回落,且相比4月份回落幅度加大。其中,一线、二线城市新房指数环比分别上涨0.1%、0.2%,涨幅比上月分别回落0.3个和0.2个百分点;5月份,70个城市二手住宅价格指数环比下跌0.2%,为2月份以来首次下跌。其中,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4%。
供给端,1-5月份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6.6%,跌幅连续收窄后再次扩大。其中国内贷款下降10.5%,跌幅比1-4月扩大了0.5个百分点;自筹资金下降21.6%,跌幅扩大了2.2个百分点。这两项跌幅扩大,反映金融机构对房企的风险担忧仍然存在,新增开发贷款及发行债券均在下降。销售端较为疲弱叠加资金端的风险担忧,导致开发商拿地、开工、供应积极性有所减弱,5月30城新房供应仅为2019-2021年同期一半。总的看,房地产供需两端均在缩量。
近期出现了新的情况。一季度积压的购房需求释放后,后续需求接续能力尚待提升,且存在“断层”的迹象,导致需求端指标掉头向下,快节奏的冷暖转换在过去较罕见。从近期新房成交结构看,中心区少数大户型、改善主导的高价新房交易较稳定,而大体量的外围或其他类型新盘交易明显下降。根据相关数据,5月30城平均开盘去化率43%,比4月下降8个百分点。热点城市新增供地也呈现出“中心区热点地块被疯抢,其他地块遇冷”的分化局面。
另一方面,一线城市回落幅度更大。5月份,一线城市新房价格涨幅明显回落,二手房价格“由涨转跌”;根据相关数据,5月份一线城市新房成交量环比下滑22%,降幅高于30城平均水平,5月份京沪新盘去化率环比下降1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一线城市二手房挂牌迅速攀升,房龄大(20年左右)的房源较多,交易周期长、价格预期较弱,导致换房的链条受到一定阻碍。另外,一线城市新市民、年轻人较集中,3-4月新房提价案例多,也影响了需求。
短期看,必须要推进既有的纾困政策落地,比如带押过户、降低经纪服务费率、推进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提高“组合贷”审批效率等等,目前这些政策已陆续有部署。下一步,各地要细化主体责任,住建、金融、不动产管理等相关部门要推进信息公开,加强信息系统、实施机制对接,消除各方风险担忧,摒弃“看重短期利益”的共输局面,重视降低交易成本、打通循环堵点后,有利于做大蛋糕和实现共赢的局面。
此外,鉴于当前购买力仍有所不足的情况,建议合理下调二手房交易的税率、二手房按揭利率,这些都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疏通交易堵塞。另外,部分销售下滑幅度大的城市,可优化“认房又认贷”,比如已偿还的贷款记录满一定年限可不再认定。在供给端,建议加大对在建、在售新盘巡查力度,对于在道路、学校等市政和服务配套等方面存在硬伤的项目,要加大补短板的力度,以有效供给来迎合和释放需求。最后,要加强稳就业的扶持力度,加大社保兜底力度,加大保租房供应的规模和效率,推动租购并举,让需求端能休养生息,夯实商品房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