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截至5月31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已发布共33批超2400款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App)实名备案名单。
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员于百程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按照相关规定,金融App从软件设计、开发、发布、维护等环节均要符合要求,备案代表的是金融App软件符合安全管理规范的要求,虽然并非是金融业务层面的增信,但备案可以排除山寨版金融App,通过备案的App将成为大众选择金融服务的标准之一。”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金融服务不断向移动端延伸,移动金融App成为金融机构服务金融消费者的重要渠道,其所承载的业务范畴和业务量与日俱增。这也对金融机构的安全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遏制行业乱象,加强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安全管理,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发布金融行业标准加强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安全管理的通知》,并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承担移动金融应用客户端软件实名备案工作。2020年,移动金融客户端应用软件首批实名备案名单公布。
从已经公示的33批移动金融App备案名单机构类型来看,已涵盖银行、支付机构、持牌消费金融、信托、保险、小贷机构、金融科技公司等多类型。其中,银行机构App覆盖面广,已经涵盖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等。
业界普遍认为,备案名单涵盖多类型机构,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也为后续备案机构提供参考。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移动金融App治理工作已取得良好的阶段性成效,各类移动金融App的规范管理迈向正轨,整改推进稳妥有序进行,既能够健全金融业务的线上化管理,也能够为后续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打下坚实基础。”
而在大多业内人士看来,金融App备案制度能比较有效的保障移动金融的信息安全问题,是否通过备案,也将成为大众选择金融服务的标准之一。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资深研究员王蓬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未来备案机构持续扩围是必然。用户隐私保护和违规数据收集等治理是较为长期的过程,所以需要从制度上抓好源头的管理,备案一定意义上起到管束‘红线’的作用。同时,移动金融App的备案管理和风险治理是一件任重道远的长期工作。预计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将继续多措并举,强化金融科技在备案工作中的应用,提升行业整体安全水平,建立健全移动金融App行业自律管理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