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洁 徐伟伦
7月6日,作为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重要组成部分的知识产权与数字经济发展分论坛在京举行。《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为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提供司法保障工作规划(2023-2025)》(以下简称《工作规划》)在论坛上发布,从信创、数据交易、互联网3.0及数字时代新应用场景四个方面分领域细化了相关对接举措,并结合现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优势,从实体、程序、纠纷解决机制等方面优化了保障举措,为未来北京市数字经济司法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据了解,知识产权与数字经济发展分论坛由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承办。此次发布的《工作规划》中指出,要完善集成电路、关键软件、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核心技术的保护路径,充分发挥现有计算机软件、商业秘密及专利等不同保护制度的优势,形成与核心技术领域保护需求相契合的保护制度。在为信创应用新场景提供法律支持方面,《工作规划》中指出,在自动驾驶领域,要依法妥善处理相关案件,进一步明确保险制度在该领域的适用规则;在数字健康领域,要充分关注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与医疗健康结合下引发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主动参与规则制定、积极研判法律关系等,进一步推动和规范数字健康行业的有序开展。此外,《工作规划》还围绕如何依法稳妥审理数据确权、收集、开放等数据相关案件以及短视频、直播画面、人工智能生成物等涉平台经济的新客体类案件,提出具体举措。
在论坛主旨演讲环节,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院长刘双玉以“迎接数字挑战 加强能动司法 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行了主旨演讲,从聚焦数字产业发展态势,回应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司法需求 ;发挥审判定分止争职能,强化数字经济领域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推进审判机制改革,探索数字经济领域知识产权保护路径三个方面进行了重点介绍。
为加强数字经济产学研各方的交流互动与观点碰撞,论坛还特别设置了圆桌对话环节。其间,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院长邵明艳介绍了该院审理涉网络平台数据竞争案件的情况。据介绍,海淀法院在审判环节高度重视被诉爬取行为和相关技术问题的查明,通过借助专家辅助人或技术调查官,作为查明事实的重要辅助力量,同时注重以现场勘验、运行试验等方式,对核心证据和关键事实加以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