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曹露婷 通讯员 李梦君
入夏后,全国多地开启“烧烤”模式,而长期处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环境的人群容易进入隐性脱水状态,中暑风险大增。
除了户外工作者,老年人也是高温模式下的中暑“高危人群”。许多老人虽不出门,但过于节俭,舍不得开空调,极易出现中暑症状,如果发现不及时,还有可能危及生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家住宁波新碶街道的余奶奶(化名)就中暑了。“为了省电,白天没开空调,把家里的窗帘拉上了,可是房间越来越热,没一会我就觉得头晕,身体没力气,还有点腹胀,东西也吃不下,后面头晕得厉害,只能躺在床上。”家人发现后立即将余奶奶送到家附近的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宁波市北仑区中医院就诊,她被诊断为轻度中暑,经急诊科医生陈敏鹤及时处理,情况稳定了下来。
图文无关,来源:视觉中国
中暑,是宁波老百姓口中的“吃热”,顾名思义,指人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待得时间过久,热产生过多、散不出去,引起大脑调节体温的功能失调,出现发热伴头痛、头晕、口渴、多汗等症状。不及时离开高温环境,随后就会逐渐出现脸红、皮肤灼热、四肢湿冷等情况。如不及时就医,严重的可发展为昏迷伴四肢抽搐,器官功能衰竭。
陈敏鹤医生表示,除了高温环境因素以外,是否会中暑还取决于个人的体质、年龄、是否有基础疾病以及是否服用特殊用药等因素。例如,婴幼儿大脑调节体温的功能还未发育完善,容易中暑;老年人尤其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对热环境适应能力差,容易中暑;饮酒或服用影响机体散热、减少出汗等药物(如抗组胺药物、抗胆碱药物等)的人群,由于人散热系统失调也容易中暑。
发现老人中暑后该如何施救?
首先要快速离开高温环境,快速帮其降温,可用凉水喷洒或用湿毛巾擦拭全身,也可扇风加快散热,同时迅速到医院就诊。
家中老人应该如何预防中暑呢?
一、尽量减少高温环境下的户外活动,等太阳落山后再出门。
二、多喝水,及时喝水,补充水分,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如因工作原因需要长时间待在高温户外或者室内,同时要补充盐和矿物质。
三、饮食要清淡,高温天气不适合吃高热量、油腻、辛辣的食物,可以准备一些防暑降温的食物,如绿豆汤等。
四、室温过高的情况下,室内应及时开启空调,保持环境温度适合。
五、对于独居老人和一些特殊用药的人群,一旦出现发热,乏力,胃口差,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