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6月26日电 (薛宇飞 实习生 石章硕)“中特估”概念又迎来增量资金。近日,完成募集的易方达央企科技50ETF、南方央企科技ETF相继宣告产品生效,加之此前成立的3只央企主题ETF,今年已经有5只产品生效成立。
(资料图片)
从投资者的认购情况看,有4只产品实现一定比例的超额募集,但超募比例不大,认购申请确认比例均在90%以上。近日募集的易方达央企科技50ETF,则没有达到20亿元人民币的募集上限,发行规模为12.32亿元。“中特估”概念目前依旧火热,为何相关ETF产品没有出现大比例超募?
4只产品小幅超募 易方达未达募集上限
今年3月14日,博时基金、招商基金、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工银瑞信基金、银华基金、南方基金、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9家公司一同申报了9只“中特估”ETF产品。
这9只产品中,招商基金、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申报的是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银华基金、南方基金、易方达基金申报的是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ETF,博时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嘉实基金申报的是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ETF。
5月,招商基金、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旗下的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产品率先发售,均达到20亿元的募集上限。募集时,三只产品出现一定的超额募集,最终,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招商基金产品的认购申请确认比例分别为92.048%、91.374%、99.976%。
6月,银华基金、南方基金、易方达基金申报的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ETF相继发售,成为今年第二批发售的“中特估”ETF。目前,这三只产品的募集情况各异。南方央企科技ETF在6月15日结束募集,达到了20亿元的募集上限,认购申请确认比例为95.051%,并于22日生效成立。
按照计划,银华央企科技引领ETF在6月16日结束募集,但是,至今仍没有结束募集的公告发出。26日,中新经纬拨打了银华基金的客服电话,客服人员表示,该产品已结束募集,但还未生效成立,投资者可关注官网后续发布的公告。
6月22日生效成立的还有易方达央企科技50ETF。该产品的募集上限为20亿元,最终的净认购金额只有12.32亿元,是今年成立的5只“中特估”ETF中规模最小的一个。易方达央企科技50ETF的基金经理是庞亚平,经济学硕士,现任易方达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包括这只新产品在内,庞亚平共管理着11只被动指数型基金,总管理规模超过400亿元。
庞亚平管理的这些产品,都是在2022年8月份以来陆续接手的,到目前为止,多数产品的任内回报表现一般,其中,规模超20亿元的易方达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任内回报(2022年8月至今)为-18.47%,易方达北证50成份A任内回报(2022年12月至今)为-9.37%。
对于上述几只产品的发售表现,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高级基金分析师池云飞对中新经纬分析,国内ETF特征是“轻首发、重持营”,上市募集期的认购规模普遍不高,主要通过后续持续经营做大规模。近期央企主题的ETF认购期大部分在5天以内,但很多发行规模在10亿元以上,认购期短,发行规模大,实际反映出市场对“中特估”概念的高度认可。
“央企+科技”值得追吗?
“中特估”和AI概念股是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的两大热点,相关公司的股票价格也一路上涨。截至6月26日,中特估指数今年以来累计上涨了22.12%。但从5月份以来,该指数的涨幅有所回落。
招商基金、汇添富基金、广发基金发行的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于5月24日生效,至今已运行1个月,目前看,三只产品的收益表现不突出。截至6月21日,广发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招商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汇添富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成立以来的收益率分别为-1.45%、-1.32%、-1.44%。
银华基金、南方基金、易方达基金发售的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ETF,与中证国新央企股东回报ETF存在差别。据了解,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由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定制,主要选取国务院国资委下属业务涉及航空航天与国防、计算机、电子、半导体、通信设备及技术服务等行业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央企科技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该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囊括了海康威视、中航光电、航发动力、振华科技、科大讯飞、中航沈飞、华润微、中芯国际、中国软件、中航重机等央国企科技主题的龙头企业,龙头属性显著。不过,截至6月26日,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今年以来仅累计上涨5.91%。
南方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ETF基金经理李佳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当前,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成分股处于基日以来估值低位,2023年5月底指数市盈率TTM为44.18倍,总体低于基日以来的中枢水平,性价比凸显,整体来看或存在长期投资价值。”
在产品发售前,银华央企科技引领ETF基金经理王帅表示,2023年是一个产业趋势投资和政策主题投资的大年,科技自立自强和国企央企改革都是应该关注的重点。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很好地找到了两者的交集,一是囊括了像军工等国家经济重点领域的央企龙头,这些企业科技含量高,代表了高端制造、军工装备的发展前沿,且盈利结构在改善,估值有望提升;二是覆盖了自主可控、科技创新的国有控股企业,这些企业广泛分布在关键材料、基础软件、核心元器件等领域。可见,央企科技引领ETF将“央企”和“科技”有机结合,有望助力投资者一键掘金科技型央企。
池云飞认为,创新、自主可控、高端制造、国家安全等方向是“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也是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和政策长期支持的重要方向,具有很高的长期增长潜力,看好这些企业未来的表现。不过,权益市场会受到全球经济预期、风险偏好、上市公司基本面等诸多因素影响,不排除出现短期波动的可能,因此,比较建议风险承受力较高的投资者参与此类偏成长风格的权益资产投资。(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薛宇飞:xueyufei@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魏薇 罗琨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新经纬(jwview)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