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你知道凌晨三点之后的地下隧道里是什么样子吗?你见过凌晨四点去翻垃圾箱的流浪诗人吗?模拟智能设备很多人体验过,模拟80岁老人的外挂设备你感受过吗?这些,都被一个23岁的徐州姑娘用镜头忠实记录了下来。在快手平台粉丝已经达到640多万的李娃娃,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正在奔往河南的高铁上,“我不是网红,我是一位视频博主,我在记录最真实的世界,见众生、见世界,最终才能见自己。”
李娃娃是徐州乡村的一个普通姑娘,在2021年之前,她跟其他的同龄人也没有什么两样: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家里条件不好,努力考上大学,奶奶从层层叠叠的布包里掏出了当时家里全部的家当——5000元,供她上大学,曾经把努力赚钱作为人生目标的李娃娃,在2021年开始尝试自己拍视频上传到平台,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都粉丝寥寥,没有人鼓掌,没有人点赞,没有人关注。“当时自己做得最正确的事情,就是坚持。”生性乐观开朗的李娃娃,从一开始没有方向的什么都拍,慢慢探索出了一条路:记录最真实的生活。李娃娃说自己喜欢熬夜,经常熬夜到凌晨也睡不着,就尝试出去大街上溜达,她看到了凌晨的医院、凌晨的劳务市场、凌晨的地铁隧道……李娃娃的《体验一百种人生》系列短视频,每一个的点赞量都有几十上百万,仅在快手平台上获赞已经达到了1.4个亿,有不少粉丝在视频下留言说,这就是我们自己的人生,每一个视频都让我流泪。
让无数粉丝流泪的视频,究竟拍了些什么?记者翻阅了李娃娃的过往视频。在《你见过凌晨的电子厂》里,李娃娃亲自体验了一次进厂的生活,送给自己16岁想辍学去打工的弟弟:夜间拥挤的劳务面包车、年轻人排着几百米的长队等着办入住,八人间的拥挤宿舍是自己在这个城市唯一的住处,进厂后日以继夜的工作……在《真正的“作家”》里面,李娃娃在凌晨的街道上遇到看了一位手里拿着笔记翻找垃圾箱的流浪汉,上前询问后才知道,本子上全部是这位流浪汉自己写的诗,居无定所的他把赚来的钱全部去买了纸笔,一直在坚持创作,上万字的小说,真正的读者只有他自己,而李娃娃用镜头记录下的这位用了一生去证明自己的热爱的流浪汉,获得了网友们超过800万的点赞。
每天都要坐地铁的我们,肯定不知道,半夜地铁停运之后,很多人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地铁清洁工加紧清洁每一辆车厢,检修人员要把车里的设备全部检查一遍,隧道的检修工人也要在隧道里开展检修作业,从头到尾7公里,要背着检修背包带着手电,步行3小时把这段隧道检查完,默默守护第二天的运营安全……这段深夜的无锡地铁隧道里的视频吸引了无数网友为这些城市守护人点赞。
李娃娃的视频里还有更多种不一样的人生:穿上模拟80岁老人的设备,真实感受到眼花耳背弯腰驼背的无力感,让更多网友呼吁给老人们更多一些耐心和关心;凌晨的妇产医院、儿童医院以及医院门口的1元炒菜店,让人感慨母亲的伟大、生命的坚强;最低票价1元钱可以在车上卖菜,还有摆满书籍的通学车厢的公益慢火车,已经开了60多年,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在中国速度背后的中国温度……
李娃娃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自己始终不觉得自己是个网红,更喜欢别人叫自己视频博主,因为这是一份自己正在坚持并且热爱着的工作。体验一百种人生系列她已经拍了五十多种“人生”,什么是自己最喜欢的人生?李娃娃说自己正在体验并且经历着。最近她又新开了一个系列《最后一次告别》,聚焦老人们最真实的感受,见证生命中最后的尊严和希冀。
李娃娃说,自己的视频越来越受到网友的认可,是因为自己镜头下记录的不是表面的人间烟火,全都是自己见到和体验到的最真实的生活。做视频其实没有特别的技巧,真诚才是必杀技。而谈及未来的打算,李娃娃说,自己会继续去记录最真实的生活,也希望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为自己的家乡做更多的事情,比如,最近大火的“烧烤梗”,身为徐州人的李娃娃还为此特地去拍了一集《我爱徐州》,记录了烧烤发源地的徐州各种美食。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