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相色谱基本上可以被看做是液固吸附色谱,其柱填料是吸附剂,其表面上分布有活性吸附位点,溶剂和溶质分子均能被吸附于活性位点上。
2、由于相互作用力有大有小,溶剂分子与溶质分子、溶质分子相互之间又存在竞争吸附,从而造成了在柱内保留时间的差异,使不同物质得到分离。
3、应用特点:正相色谱一般用来分离中性化合物和离子(或可电离的)化合物,而且以中性样品为主。
【资料图】
4、适于分离样品如下:①对于反相色谱法很难分离的异构体,可以采用以硅胶为固定相的正相色谱分离分析;②根据被分离样品极性差别进行族类分离;③易于水解样品的分离分析;④分离分析高脂溶性样品,其在极性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很小;⑤正相色谱也可以用于异构体分离(包括几何异构体和光学异构体)。
5、2、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的情况,称为反相色谱。
6、非极性键合相色谱可作反相色谱。
7、在现代液相色谱中应用最广泛,现代液相色谱分析工作的70%以上是在非极性键合固定相上进行的。
8、反相介质性能稳定。
9、分离效率高,可分离蛋白质、肽、氨基酸、核酸等含有非极性基团的各种物质。
10、应用特点:反相介质性能稳定。
11、分离效率高,可分离蛋白质、肽、氨基酸、核酸、甾类、脂类、脂肪酸、糖类、植物碱等含有非极性基团的各种物质。
12、扩展资料原理:反相色谱(RPC)是指利用非极性的反相介质为固定相,极性有机溶剂的水溶液为流动相,根据溶质极性(疏水性)的差别进行溶质分离与纯化的洗脱色谱法。
13、与HIC一样,RPC中溶质也通过疏水性相互作用分配于固定相表面,但是,RPC固定相表面完全被非极性基团所覆盖,表现出强烈的疏水性。
14、因此,必须用极性有机溶剂(如甲醇、乙腈等)或其水溶液进行溶质的洗脱分离。
15、溶质在反相介质上的分配系数取决于溶质的疏水性,一般疏水性越大,分配系数越大。
16、当固定相一定时,可以通过调节流动相的组成调整溶质的分配系数。
17、RPC主要应用于相对分子质量低于5000,特别是1000以下的非极性小分子物质的分析和纯化,也可以用于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分析和纯化。
18、由于反相介质表面为强烈疏水性,并且流动相为低极性的有机溶剂,生物活性大分子在RPC分离过程中容易变性失活,所以,以回收生物活性蛋白质为目的时,应注意选用适宜的反相介质。
19、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相色谱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反相色谱正相色谱基本上可以被看做是液固吸附色谱,其柱填料是吸附剂,其表面上分布有活性吸附位点,溶剂和溶质分子均能被吸附于活性位点上。
20、由于相互作用力有大有小,溶剂分子与溶质分子、溶质分子相互之间又存在竞争吸附,从而造成了在柱内保留时间的差异,使不同物质得到分离。
21、流动相极性大于固定相极性的情况,称为反相色谱。
22、非极性键合相色谱可作反相色谱。
23、在现代液相色谱中应用最广泛,现代液相色谱分析工作的70%以上是在非极性键合固定相上进行的。
24、反相介质性能稳定。
25、分离效率高,可分离蛋白质、肽、氨基酸、核酸等含有非极性基团的各种物质。
26、扩展资料在正相色谱中,样品分子与载体基质的硅醇基团发生特异的极性相互作用,与固定相产生强极性相互作用的极性样品分子比较难被洗脱,在柱内停留比较长的时间,反之,极性较弱或非极性分子与硅胶之间产生相对较弱的相互作用,比较容易被洗脱,因而在柱内停留的时间较短。
27、正相色谱的保留机理类似于吸附过程。
28、极性样品分子和溶剂分子吸附在柱填料表面的极性基团上。
29、对于正相中经常选用的氰基、氨基或二醇基固定相柱,吸附位点通常为键合相配体或硅烷醇。
30、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相色谱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反相色谱 反相还是正相,是根据流动相相对于固定相的极性而言的。
31、 流动相极性强于固定相的,称作反相色谱;流动相极性弱于固定相的,称作正相色谱。
32、 反相色谱流动相的极性强,容易带着极性分子走,而留下非极性分子。
33、这主要用于非极性样品的分离。
34、常用的高压液相色谱都是这种,也有人喜欢说反相液相色谱,其实是一个意思,就是显得博学一点。
35、 正相色谱固定相极性强,容易把极性分子留下,故主要用于极性样品的分离。
36、如离子色谱。
37、 实际应用好像没有太注意正相还是反相,倒是都很注意柱子能承受什么样极性的物质。
38、反相液相色谱柱不可以用强极性的纯水,都是要加入至少5%的有机溶剂来弱化水的极性。
39、 正相的离子色谱柱则坚决不可以进入有机物质。
40、但是气相色谱实际也是一种正相色谱,却往往要求不可以有水进入。
41、根据流动相极性的强弱来区分。
42、反相还是正相,是根据流动相相对于固定相的极性而言的。
43、流动相极性强于固定相的,称作反相色谱,流动相极性弱于固定相的,称作正相色谱。
44、 反相色谱流动相的极性强,容易带着极性分子走,而留下非极性分子。
45、这主要用于非极性样品的分离,常用的高压液相色谱都是这种。
46、也有人喜欢说反相液相色谱,其实是一个意思。
47、就是显得博学一点。
48、反相色谱主要是以水等极性物质作为流动相,按相似相容原理,出峰先后是从极性强的到极性弱的,而正相色谱的流动相大多为非极性物质。
49、出峰先后则是从弱极性的到强极性的。
50、最直观的是看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极性差异,另外也要看你想要实现拆分的物质极性与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极性差异。
51、在忽略掉空间结构的前提下,主要依靠极性大小导致相互作用能差,进而实现有效拆分。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